黑木國昭 发表于 2020-5-7 17:23:56

遇見「黑木國昭」 (Kuroki Kuniaki) 玻璃之美

遇見「黑木國昭」(Kuroki Kuniaki)玻璃之美

         黑木國昭先生於1945年(昭和20年) 出生在日本九州宮崎縣,是日本國寶級的現代玻璃藝術創作者。玻璃的良好可塑性與延展性,以及晶瑩剔透、光亮潤澤的特點,常被作為各種裝飾物品,深受人們喜愛。黑木國昭先生從年輕時期服務於山谷玻璃有限公司開始,便被玻璃的光芒與美麗所著迷,經過數十年來的努力,他完美地融合了日本傳統美學與西方玻璃藝術,開闢出獨樹一格的玻璃藝術世界。
      1991年,黑木國昭獲得日本「國家卓越技能者」稱號,擁有「現代名工」之美譽,作品獲得日本皇室永久典藏。除了受到日本國內推崇,1993年起,黑木國昭也於日本以外的國家相繼獲得「日法藝術文化獎」、「法國國際藝術文化獎」、「羅馬大賞」、「亞洲藝術榮華勳章」等殊榮。他的一些作品也被典藏於世界各地重要博術館。黑木國昭各種造型玻璃藝術作品,除了驗證精湛技藝與淋漓盡致的材質表現,另一方面也可以深深領略這位藝術家「利用西方玻璃的透明性表現出東方日本的傳統美、文化與歷史」的強烈信念。
         玻璃藝術在中國受到的重視始終比不上陶瓷、青銅、金銀器、玉器、書畫。在台灣,約莫遲至十九世紀末、二十世紀初玻璃藝術才逐步發展。日本玻璃藝術的發展比台灣早,黑木國昭承襲西方技法而自創風格,藉由作品傳達日本特有文化特色,這種精神值得肯定和學習。
      本館期待透過這個特別的展覽,提供一般民眾親炙這位玻璃藝術大師的機會,也讓國內投身於玻璃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從中觀摩,激盪出創作或研究的能量。感謝日本交流協會與相關支援單位對本展的支持與配合。相信這場華美的視覺饗宴,將使我們更進一步瞭解日本的藝術和文化,並在兩國玻璃藝術交流上發揮積極作用。(十足官方 @@) (來源:歷史博物館)

【綾切子】-雙色切子

「切子」是切割磨刻花紋的玻璃工藝技法,復原失傳的「薩摩切子」技術,而後又耗費長時間研發出全新的現代切割技術,他改以銳角切割,讓切割面能反射出更耀眼的光輝,這個全新工法名之為「綾切子」,名稱來自於黑木國昭的故鄉-宮琦縣綾町。
由於綾町是樹木原鄉,常綠闊葉林分佈頗具規模,黑木國昭所創作的「綾切子」系列,也常以樹葉、果實、樹芽等為創作題材,或呈現樹枝交織的意境,色調上也以古樸的琥珀色為基調,呈現年輪或木頭的溫和質感。此外,他也在琥珀色玻璃上疊合紫色、藍色、綠色的玻璃,研發出世界首創的二色切子,繼雙色玻璃發表後,又成功研發出三色切子等,黑木國昭巧妙地利用光線彰顯玻璃藝術之美。 (資料來源:展覽圖錄)

【琳派。光琳】

老師首先把我們帶到一個匾(國家藝廊)的下方,展示著四(or六)摺的屏風。屏風上金光隱隱,梅幹向空伸展,紅梅綻放,小鳥低語,無一不披光華,彷彿置身燦爛華麗仙境。這是黑木老師的代表作品,由琳派發展而出的光琳。
其中,「琳派」指源自桃山時代(1568-1623)俵屋宗達、酒井抱一的創作流派,以及元祿時代(1688-1704)以畫家尾形光琳為中心,展現豐富的裝飾性與設計性的美術創作流派;黑木國昭在「琳派‧光琳」以獨特的包覆、鑲嵌、熔著等技法,使用黃金、白金箔等金屬,呈現日本的風土、季節花鳥、風月等主題。(摘自:自由時報報導)
這件作品,先把底層玻璃灑金畫板做好,維持著微融狀態,不可冷卻。然後以玻璃畫筆,加熱熔融,畫出梅樹骨幹。想像一下,弟子們協助抬著玻璃棒畫筆的後端(玻璃很重的),不時加熱筆頭彼端,好維持熔融。然後,可能還會加熱一下剛剛繪好的梅幹,使其與玻璃底板加熱黏合。再想像一下,玻璃畫筆應該是很硬(沒有筆毛唷)很難作畫的,而且作品越大越難控制玻璃畫筆唷!然後在梅幹上貼上預先做好的梅花還有鳥兒,再加熱黏合。因為找不到相關照片,只好尋出兩張相似風格的照片,請想像一下大屏風的華麗與震撼。


光琳--扇子 (吉祥的紅白梅,立體燒製,在純金箔的表面,更顯光影流動) (來源:柏拉圖藝術)(2012 SOGO復興)


琳派 - 紅白梅盤 (2008 SOGO 展覽照片)


除了花鳥山水之外,黑木老師亦開發了光琳系列的花器,沒有特定的主題,以鑲嵌裝飾為主。
如下面這個花器,融合了不少工法,甚至反覆施作,方能達到如此豐富的層次。真是美呀!



光琳 - 花器 (純粹的裝飾主義,不說故事,只言美麗)(2008 SOGO 展覽照片)

下面這個花器的下方可以清楚看見波浪重重疊疊,表示這是套色積層玻璃。在玻璃熔融狀態略微吹出球形,然後套上另色熔融玻璃(應該也是略呈球形且已整理好波浪邊緣),繼續加熱整合,使之融成一體無痕。
期間或滾動玻璃球形裹上金箔,或是滾上一旁學生排列預熱好的鑲嵌裝飾花朵及彩色玻璃碎屑。那個細捲白雲及金雲,不知道是不是使用玻璃筆於熔融時繪上。間或吹大球形,金箔碎裂,裂痕均勻顯示吹球技巧高超;而金箔裂痕細小,推測金箔是接近成型時才滾上。吹大瓶身時,裝飾花朵玻璃色碎片金雲白雲隨之伸展變化,所以...每一個玻璃器皿都是獨一無二的唷!


光琳 金彩鑲嵌花器(2013 - 歷史博物館)


「黑木國昭」贈送給歷史博物館之 「光琳」白金鑲嵌花器





【琳派。光琳】

老師首先把我們帶到一個匾(國家藝廊)的下方,展示著四(or六)摺的屏風。屏風上金光隱隱,梅幹向空伸展,紅梅綻放,小鳥低語,無一不披光華,彷彿置身燦爛華麗仙境。這是黑木老師的代表作品,由琳派發展而出的光琳。
其中,「琳派」指源自桃山時代(1568-1623)俵屋宗達、酒井抱一的創作流派,以及元祿時代(1688-1704)以畫家尾形光琳為中心,展現豐富的裝飾性與設計性的美術創作流派;黑木國昭在「琳派‧光琳」以獨特的包覆、鑲嵌、熔著等技法,使用黃金、白金箔等金屬,呈現日本的風土、季節花鳥、風月等主題。(摘自:自由時報報導)
這件作品,先把底層玻璃灑金畫板做好,維持著微融狀態,不可冷卻。然後以玻璃畫筆,加熱熔融,畫出梅樹骨幹。想像一下,弟子們協助抬著玻璃棒畫筆的後端(玻璃很重的),不時加熱筆頭彼端,好維持熔融。然後,可能還會加熱一下剛剛繪好的梅幹,使其與玻璃底板加熱黏合。再想像一下,玻璃畫筆應該是很硬(沒有筆毛唷)很難作畫的,而且作品越大越難控制玻璃畫筆唷!然後在梅幹上貼上預先做好的梅花還有鳥兒,再加熱黏合。因為找不到相關照片,只好尋出兩張相似風格的照片,請想像一下大屏風的華麗與震撼。



(by http://talk2shelley.blogspot.com/2013/03/blog-post.html)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遇見「黑木國昭」 (Kuroki Kuniaki) 玻璃之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