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choose Enter mobile version | Continue to desktop version
+
藝術家:楊沛鏗

楊沛鏗於201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。他採用植物生態、園藝、攝影和裝置來隱喻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得到舒懷。藝術家以親密和個人的經歷為創作靈感,再將之轉化為圖像和大型裝置作品。他沉迷於結構和制度,並通過創造不同規模的系統,對系統中出現的生物、植物、動物,甚至觀眾施加控制。

楊沛鏗近期參加的雙年展和群展包括法國的“里昂雙年展2019”(2019)、中國UCCA沙丘美術館的開幕展“後自然”(2018)、第16屆意大利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“Cruising Pavilion”(2018)、第38屆愛爾蘭EVA國際雙年展(2018)、第4屆孟加拉達卡藝術峰會(2018)、韓國光州亞洲文化藝術中心的“The Other Face of the Moon”(2017)、香港Para Site 藝術空間的“土與石,靈與歌”(2017)、澳洲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的“海珠白雲”(2016)、中國OCAT深圳的“他/她從海上來”(2016)、德國Osthaus-Museum Hagen的CHINA 8項目“Paradigms of Art: Installation and Object Art”(2015)及第10屆中國上海雙年展(2014)。他的作品被Kadist藝術基金會和香港M+博物館所收藏。楊入選第六屆Future Generation Art prize(2021-2022)。

楊現於香港居住及工作。

06161826-trevor-yeung_article_2000x1333.jpg
楊沛鏗及其工作室(Photo: Amanda Kho for Tatler Hong Kong)







藝術家:楊沛鏗

楊沛鏗於201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。他採用植物生態、園藝、攝影和裝置來隱喻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得到舒懷。藝術家以親密和個人的經歷為創作靈感,再將之轉化為圖像和大型裝置作品。他沉迷於結構和制度,並通過創造不同規模的系統,對系統中出現的生物、植物、動物,甚至觀眾施加控制。 楊沛鏗近期參加的雙年展和群展包括法國的“里昂雙年展2019”(2019)、中國UCCA沙丘美術館的開幕展“後自然”(2018)、第16屆意大利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“Cruising Pavilion”(2018)、第38屆愛爾蘭EVA國際雙年展(2018)、第4屆孟加拉達卡藝術峰會(2018)、韓國光州亞洲文化藝術中心的“The Other Face of the Moon”(2017)、香港Para Site 藝術空間的“土與石,靈與歌”(2017)、澳洲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的“海珠白雲”(2016)、中國OCAT深圳的“他/她從海上來”(2016)、德國Osthaus-Museum Hagen的CHINA 8項目“Paradigms of Art: Installation and Object Art”(2015)及第10屆中國上海雙年展(2014)。他的作品被Kadist藝術基金會和香港M+博物館所收藏。楊入選第六屆Future Generation Art prize(2021-2022)。 楊現於香港居住及工作。



Click to open Comment ( 0 )
reply

使用道具 Report




Powered by Art Like Club © 2019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