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
This blog is finally 羅國賢 to 2020-9-29 12:22 edit

藝術家:羅國賢

《大坑無大坑》的創作是如何開始?

可以說是出於偶然,也可以說是積累得來的結果。08年不經意走進了大坑,還開設了一間手作店,對大坑這小地方,由當初的陌生到後來的人情處處,我有着無限感覺;當年已萌生繪畫這地方的想法,不過慢慢淡忘了。直至5年後,突然發覺這地方變了很多,大財團和地產商入侵令這片小樂土起了破滅性的變化,這沖擊重燃繪畫大坑的念頭。那時剛好我遇上插畫家AngryAngry,於是二人決定合力以在消失中的大坑為題材,創作《大坑無大坑》並極速實行計劃。由於部份地方已經被摧毀,時間緊迫,所以我們不敢怠慢,四出收集資料、撰寫草稿、攝影等等,希望能在大坑被完全摧毀前完成這本書!

leonardlaw-2.jpg

大坑有什麼吸引你?

它的故事,它的特色,它的人情味;只有在大坑才會見到兩條同名的街道、大廈之間有古式瓦頂客家屋、街坊之間的照應等等,可惜這一切逐漸消失。

leonardlaw-3.jpg

創作過程中有什麼阻力?

地方、創作的空間、金錢等。時間不夠也是很大的問題,所以我做自由工作,放棄全職。

未來有什麼創作計劃?

有想過繪畫在消失中的官塘,但官塘也被破壞得太快,加上現已有不少相關的作品出現,所以暫時應該不會發展這計劃。如果可以,我希望能在大坑或一個本地社區裹四處擺放裝置藝術, 使每個不經意的地方都出現令人反思的作品,把德國documenta展覽的氣氛散播,活現「藝術就在生活中」這個概念。

leonardlaw-1.jpg

在法國的生活令你有什麼體會?

當年在歐洲生活,我住在一個離市區不遠的小鎮,那兒有全日的音樂節,有週末的跳蚤市場,有一年到晚的遊行,有很多很多的椅子在公園讓人隨意坐,還有可以隨便坐的草地。法國深厚的文化氣色令我感受很深,亦讓我體會到有建設有發展不代表要放棄生活。

你的藝術生活怎樣開始?

記憶中,是六、七歲的時候,我參加了我的第一次公開畫畫比賽,小時候經常學校偷碎粉筆,然後在家中小黑板上畫畫;真正認識藝術要算是在就讀大一藝術設計學院期間,當年幸有遇上多位優質藝術老師(有幾位已是當今級大師藝術家);還有之後參與的Philips Charriol 藝術比賽,這一切年月以來的累積,致使我期後到法國生活,也使我生活在藝術中。

10170123_10151914737172757_2050749333_o.jpg

除了創作,你還做什麼?

像平常人一樣,我花很多時候工作,日常工作12-16小時,其餘時候我喜歡聽來自世界各地來的音樂會,看電影,看書,最重要是旅行!

你最欣賞那個本地藝術家,為什麼?

你這個問題令我想起麥顯揚的雕塑,無緣上他的課,喜愛看他的作品,特別欣賞他對人體雕塑獨特的處理方法。他是典型的當代香港藝術家;反觀現在香港,我們受太多的社會制約束縛,藝術家的特性也特別平凡。

10148140_10151914754387757_2018767215_o.jpg



藝術家:羅國賢




Click to open Comment ( 0 )
reply

使用道具 Report




Powered by Art Like Club © 2019-2025